近日,国际航天安全促进协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航天安全专题研讨会,专门研讨太空交通管制问题。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则是目前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美国安全世界基金会技术顾问布莱恩•维登:“到目前为止航天安全还仅仅是军事领域的话题。促进航天安全对于太空的军事应用极端重要,但实际上民用太空领域也特别需要航天安全。航天安全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与航空领域的国际协作是同样的道理,但现在还是很少有公司或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相应的资源。”
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从科研机构到跨国公司,再到卫星观测站等各方参与者,已经收集了大量的必要数据。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融合这些类型各异的资源使之形成一致的可用资源,同时还要兼顾到各种不同资源的版权和商业机密。一些具体负责地球通信卫星运行的商业公司也已经意识到了航天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所行动。美国防务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空间安全专家特丽莎•赫金斯认为,民用航天安全体系可以向各方(国)提供安全数据,而且完全与政治利益无关,从而保证太空利用的透明度、缓解太空中的紧张关系。赫金斯说:“首先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以及公司与政府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享机制,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现在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还只是处于初步的专家呼吁阶段,究竟太空交通管制会在什么时候能够成为国际上的公约法律,成为世界各航天大国共同遵守的法规呢?专家认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选自《北京科技报》2010年1月6日,有删改)
6.下列各项中,对“太空交通现状”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太空交通秩序混乱,太空垃圾威胁巨大。各种高速运转的卫星和航天器的残骸几乎不受任何管制。
B.人类发射一次卫星就制造一次太空垃圾。世界各国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星不下几百颗。
C.太空碎片直接威胁到太空航天器的安全。航天器的速度与太空碎片成正比时会解体成更多的碎片。
D.航天器爆炸就制造太空垃圾和太空“杀手”。到目前为止,太空已发生大约200次这样危险的爆炸。
7.下列有关“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避免航天事故和混乱,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迫在眉睫。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则是现在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
B.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以及公司与政府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享机制。
C.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除各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卫星观测站等参与者外,一些相关的商业公司也因航天安全而有所行动。
D.建立这一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世界各国都可以向民用航天安全体系提供安全数据,从而缓解太空中紧张的政治关系。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航天大国一旦达成共识来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这不仅可使世界各航天大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还可以维护各国利益。
B.解决了如何融合各类型资源并形成一致的可用资源的难题,同时兼顾到各类资源的版权和商业机密,航天安全促进系统有望形成。
C.从进入太空领域到今天的50年来,人类遗留在太空的垃圾至少有13 000个,它们大多正高速绕地球运行,从而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
D.鉴于太空垃圾对航天安全的巨大威胁,专家们已经在重视。这意味着实施太空交通管制和加强太空研究就能避免太空灾难。
9.把下面长句改换成两个短句,要求层次清楚,语意连贯得体,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更换词语。
在遥远的东方,成为耀眼的明星,有点残疾的那个不苟言笑的英国老头史蒂芬•霍金,凭着他的英姿、他的智者风度,让黄皮肤的学人智者、青年老年们一饱眼福,犹如进行了一次圣洁的学术洗礼。
10.根据下列内容传达出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隶属于中国科学协会的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在广西北海召开研讨会,一批空间科学家就中国进行登陆月球、火星等工程展开研讨,会上收到数十份方案。科学学会秘书长叶自立表示,中国科学家们正在探讨登上月球的具体内容。他还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的工作是专门研究空间物理、空间化学等,进行外层空间气象预测预报。叶自立称,中国目前已联合国内多所科研机构,进行“太空气象”的观测,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供预报,为地球至月球、地球至火星的飞行器提出可供选择的路径和轨道。据悉,中国现已具备技术实力,科学家们希望在21世纪首先达到两个目标,就是登陆月球和登陆火星。叶自立表示,他们正在为此展开全方位的努力,包括到月球上开发资源,改造环境。
11.《宇宙的未来》作为一篇演讲词,有大量篇幅是较为严肃的科学话题,运用了好多专业术语,容易使人感到沉闷。霍金运用了许多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这样一篇旨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学术演讲,让人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真听下去。请你也写一段演讲词,要有积极向上的主题,有鼓动性,不少于300字。
《宇宙的未来》课后练习答案:
基础积累
1.ɡān ɡà hùn dùn lénɡ tān kuì zhāo zhěnɡ jié ài
2.坠毁/堕落 倾泻/发泄 祛除/驱赶 荫蔽/绿茵 谦虚/道歉 膨胀/暴涨
3.(1)(态度、意见等)含糊、不明确。(2)对别人所给的恩德表示感激。(3)微小得不值一提。
4.答案:(1)①泄露 ②泄漏
解析:二者都有外泄之意,但所泄的内容有所不同。“泄漏”指液体、气体因有漏洞而排泄出去。“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2)①不可思议 ②不堪设想
解析:不可思议:指不可想象,难以理解。不堪设想:指预料到事情的结果会是很坏或很危险的。
5.史蒂芬•霍金 英 《时间简史》
大爆炸 黑洞 当代的爱因斯坦
文本研读
1.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会变得完全不同。
2.人们很难准确作出比五天更长远的天气预报。
3.因为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
4.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预言误差将越来越大。
5.①轮赌盘的旋转方式(物理方程的解);②五天后的天气预报;③制约大脑的方程(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④绕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
6.不可以。因为宇宙还包含所谓的暗物质,即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东西。
7.暗物质的一个证据来自于螺旋星系,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
8.“再过五十亿年左右,太阳将耗尽它的核燃料。它会肿胀成一颗所谓的红巨星,直到它把地球和其他更邻近的行星都吞没。它最后会稳定成一颗只有几千英里尺度的白矮星。”“在大约一百亿年以后,宇宙中大多数恒星都已把燃料耗尽。大约具有太阳质量的恒星不是变成白矮星就是变成中子星,中子星比白矮星更小更紧致。具有更大质量的恒星会变成黑洞。黑洞还更小,并且具有强到使光线都不能逃逸的引力场。”“星系或星系团中的大部分物体最后在黑洞里终结。”
9.黑洞是一个具有强到使光线都不能逃逸的引力场,但是当粒子的速度超过光速时,粒子就能从黑洞逃逸出来。如果宇宙要永远膨胀下去的话,就有大量的时间可供黑洞蒸发。
能力提升
1.B 解析:A项“濒”应读“bīn”;C项“棱”应读“lénɡ”;D项“逾”应读“yú”。
2.C 解析:A项“晃忽”应为“恍惚”;B项,“幅”应为“辐”;D项,“泻”应为“泄”。
3.D 解析:A项“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B项“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C项“驾鹤西归”是人去世的委婉的说法。D项“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句中理解为“刚下车”,所以错误。
4.C 解析:A项,“通过”前应加“你们”;“改变”同“生态环境”不搭配。B项,“比2008年净减少61万亩”前应加主语,“下降近50%左右”中“近”和“左右”矛盾。D项,句式杂糅,可把“在作怪”删掉。
5.C 解析:文句的重组,常会留下固定的首尾二句,因此可尝试从头顺接或从尾逆接。那些待重组的句子之间,往往也可从词语的呼应或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来判断它们可能的先后关系。例如首行有“看哪”,正可与戊句的“第一眼”相呼应,而戊句的“深度”也可与丁句中的“深度”相应;至于甲句的“过一会”显然可接戊句中的“第一眼”,不再是第一眼的印象,那么明白什么呢?丙句应可作为新的发现,而丙句的“黑暗”又可接戊句的“黑暗处”,再以乙句作进一步的探讨,而乙、丁句又分别有“宇宙”联结,最后,丁句的“其实……不是……”也与戊句的“只有……才”构成逻辑关系,紧密连接句末语,收结全段,丁句的“其实”有结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