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俗世奇人》课文评点

《俗世奇人》课文评点

11-01 11:08:11 | 浏览次数: 40118 次 | 栏目: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二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俗世奇人》课文评点,

  那天下雨[“下雨”,为下文作铺垫。],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照应上文。]。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外貌描写,用“撂高的”语言介绍“海张五”,刻画出他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架势。]。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侧面烘托“海张五”的名气和地位。]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了,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插叙“海张五”的身份、经历,刻画“海张五”无耻的发家史和当官的认钱惟亲的嘴脸。]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求谁?怵谁?”反问,写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质朴,根源在于“靠手艺吃饭”。]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对“泥人张”的动作、神态描写活现出“泥人张”清高自爱、不卑不亢的个性品质。],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无赖暴发户“海张五”的出现,是故事的开端。]

  “海张五”的身份、经历、无赖相与“泥人张”的身份、经历、气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二人的云泥之别。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细嗓门的”评论客观,代表大家的看法。]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大粗嗓门”气势张狂。语言粗俗,无端挑衅,侮辱别人的人格,极其无耻恶劣。]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海张五”无端挑衅,与前文“泥人张”的风度气质大相径庭。]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先用大家的表现设置悬念。]。一个泥团儿砍过去?[“一个泥团儿砍过去?”粗人、庸人的设想。]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听赛没听”,无故加之而不怒。],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抠鞋底泥──照应前文的“下雨”。手动作的特写。]。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海张五不知底细,两下比较更见其丑陋无比。],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对泥人张动作描写,已见神功。潇洒自如,大家风范。]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飘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对泥人张作品的描绘。用高超的手艺、巧妙的方式、出神入化的本事给对方有力一击,也展示了自己的真本事。]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描写海张五的神态、动作,与前文形成对比。海张五狼狈不堪、气急败坏。]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画线句引起下文,也推动了情节进一步发展,描绘天津风俗民情。]

  [以上是第二部分第二层,写泥人张在观察、体验生活时无意遇到海张五,从而演出的一出好戏。]

  事件的发展过程,面对海张五的无耻无赖,泥人张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给对方以有力回击,展示了他高超绝妙的手艺,不卑不亢的人品,潇洒不凡的气质,果奇人也。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了,大模大样[“大模大样”充满讽刺、蔑视之情。]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贱卖海张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语双关,痛快淋漓。]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大家的乐既是对泥人张手艺、人品的高度赞许,也是对海张五的无情嘲讽。]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大价钱”照应“贱卖”,讽刺意味更浓。],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连泥模子也买走了”,心虚害怕,色厉内荏。照应前文“官儿都怵”。突出对劳动人民的赞誉,对有钱有势者的蔑视嘲讽。]。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第二部分第三层,故事发展的高潮和结局,泥人张用自己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智慧狠狠回击了张狂跋扈的无耻无聊的暴发户。]

上一页  [1] [2]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