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11-10 02:11:17 | 浏览次数: 56418 次 | 栏目: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一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容预览:
七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肃杀sù 诀别juē 可鄙bì 花蕾léi
B、雕刻diāo 脸颊jiá 攥紧zuàn 匿笑nì
C、分歧zhī 挽起wǎn 步履lǚ 煎熬áo
D、脚踝kē 蹒跚pán 嗅觉xiù 敷衍yá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匿笑(偷偷地) 笑柄(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
B、瘦得不堪(不能忍受)至爱(最)
C、诀别(分别)各得其所(处所)
D、妄弃(胡乱)可鄙(轻视,看不起和)
3、把下面四个词语按句子语意要求填入适当的空格。
瑟缩 惊惶 傲然 绝望
(1)、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_____走出,留他____地站在小屋里
(2)、他便很_____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着。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鲁迅对摧残人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是他的散文名篇。
(2)、《羚羊木雕》一文揭示了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批判了重才轻义的观点,告诫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
(3)、《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都是《世说新语》中的文章,该书的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
(4)、《金色花》和《纸船》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5、下面的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起她
B、可是,这全怪我吗?
C、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坠下去了。
D、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听别人的故事一样。
6、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主题班会一开始,(A)晓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B)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啸学习,(C)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D)晓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7、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分)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一、文言文阅读与品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去后乃至( )(2)尊君在不( )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 )
9、选段中的“尊君”“ 家君”“ 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10、根据原文的意思,用原句回答问题。
(1)、陈太丘“相委而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元方对客人的批评主要突出了两点:______、______(原文的四个字概括)
11、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
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风 筝
鲁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樵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12、文题“风筝”的象征意义是( )
A童心 B儿童的天性 C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 D人生的遗憾 13、文中写“我”对放风筝的态度是__________;我保持这种态度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
14、“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从全文看,“只得”两字表明小兄弟认为哥哥不许放是______,其实这正是鲁迅先生________的原因所在。
15、选文的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6、“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

(二)、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的母亲
老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7、文中写了三件事,用“‖”划分层次,并各用一句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层意。
18、文中两次写母亲的眼泪,试简要分析。
(1)、母亲把我送出门去为什么“含着泪”?
(2)、“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中“一串串的眼泪”饱含着怎样的深意?
19、文中用街市的“拥挤不堪”和家中的“清炉冷灶”相对比有什么作用?
20、简要写出母亲的表情、动作所表达的内心活动。
(1)“母亲笑了”表现:
(2)“她愣住了”表现:
(3)“她才叹出一口气来”表现:
(4)“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表现:
21、以下几件事中,能够表现母亲性格的一项是( )
A疼爱儿女,有远见,坚强。B深明大义,替儿女着想,坚强。C毫无私心,一心为公。D疼爱女儿,深明大义,坚强,朴实。
22、请给文章再续一个结尾,且采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用上“风筝、船舶”两个词语。
(三)、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信 鸽
阿苇
(1)二十多年来,信鸽一直是我的爱物。但我万万没想到,这些温顺美丽的小生灵,也和人一样,受不了“丑”的伤害!
(2)那天黄昏,邻居的小男孩活蹦乱跳地钻进阳台,来帮我喂食。当他踮起脚尖,把玉米送入鸽房时,惊讶得大叫起来:
(3) “阿姨,你看那只白鸽子,眼皮上那么多疙瘩,多丑啊!不要给它喂食嘛!”
(4) “瞧你说的,白鸽子以前可美丽呢。都怪那该死的痘瘤长在它眼皮上,才弄成这又丑又瞎的模样。”
(5) “嗐,太难看了。把它丢掉吧,行么?”
(6)正欲回话的我,却无意发现白鸽已退到鸽房的旮旯里。耷拉着脑袋在瑟瑟发抖。其神态犹如《巴黎圣母院》里那个敲钟的卡西摩多一般猥琐、可怜。我不免滋生要把白鸽抱在怀里轻轻抚摩的念头。这时,邻居在隔壁呼唤小男孩回去吃饭。然而,就在我送小男孩回家的那一瞬,白鸽子失踪了!
(7)第三天,我喂养的另一只名叫“将军”的灰鸽子,在摘下“千鸽之冠”返家时,被一群无聊的气枪手当赌注给打成重伤,翅膀断了,头顶上闪着很光的皮毛全掀了起来,血淋淋地掉在草丛中。我费了好五大的力气才找到它。当我把灰鸽子抱到医院时,医生看着小说冷冷地说:
(8)“我看你这人是有病还咋的?抱着这个残兵败将来敷药。哼,趁它还没死,杀了当下酒菜吧,这么丑陋的鸽子即便治好,又能有啥用呢……”

[1] [2]  下一页

TAG: 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