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师要常常学习,见多识广,才能更多地感悟自己,感悟教学,感悟学生
教书多年,听过的公开课也不在少数,精彩的课堂阅读片段也有很多,最近在德州又听到几位知名教师的课,有许多的地方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一位叫徐慧莹的教师讲了一篇《给予树》。首先是她那优美的声音吸引了我,像播音员,别说在坐的每一位学生,就是我们教师也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徐教师亲切地和学生交流,这一堂课礼堂内格外的静。
徐老师让孩子们读熟课文后问大家:“课文中都写到了谁?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学生答:金吉亚。“金吉亚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金吉亚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一个布娃娃,却给家人买了棒棒糖。你有什么疑问吗?”……徐老师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当徐老师再带领她的学子们走进课文,走进金吉亚的内心世界时,学生就不难理解后面的“兴高采烈”,小女孩的“沉默不语”,学生们以个人内心的体会来表演“沉默不语”、“兴高采烈”,再读再体会,一边想象一边读书,真如徐老师所说课文读的越来越有滋味了。
接着,徐老师问:“金吉亚为什么要给陌生的小女孩买礼物呢?”并让孩子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她还告诉学生默读就是边思考边读课文,不出声。特别提示学生:要一边读一边划,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这些熟悉的话语怎么从徐老师口中说出来,就那么富有感染力呢?
最后,徐老师又以音乐相伴,多媒体出示了孩子们在圣诞节玩乐的情景,“孩子们唱啊跳啊,可那个小女孩什么也没有。”生反复读文中的句子,融入自己的感情。并让一生扮演金吉亚摘下小女孩的心愿卡读给大家听,在坐的每位无不眼含泪珠。是啊,金吉亚送给小女孩的决不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她还送给小女孩希望──生活的希望!送给她……这些孩子们怎么会体会不到呢?以后的拓展,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对答如流,表演更是淋漓尽致。真如徐老师自己所做报告中言:“抓住重点词句,抓住动情点,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以读为本,以读促读,美读。”
近几年我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活到老,学到老。”真的,做为一名教师,一要踏实实教书,二要常常学习,如我校杨校长所言,做一名学习型教师,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有这次远程教育的机会感觉非常荣幸。
附:《给予树》教学实录
执教: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 徐慧颖
(课前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猜猜这是什么节日?
(出示相应节日的图片。)
生:……
师:喜欢过节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团圆在一起,很快乐。
师:(示圣诞节图),这是什么?
生:圣诞节。
师:为什么喜欢?
生:有礼物。
师:你还了解什么关于圣诞节?
生:在每年的12月24日……
师:老师发现一提起过节你们就特别开心。今天我们就上一课关于圣诞节的。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快乐。
上课!
师:抬头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课题。)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谁会读课文?
生:(齐读课题。)
师:真不简单,生字都读对了。
(相机正音,标拼音。)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不错。请大家打开生字表,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把字音读准确了。
(生生互读。)
师:谁愿意来读
(出示:援助。)
师:“援”还可以怎么组词?
生:支援。
师:课文还有一个词?
(出示“援助中心”)
师:你对这个词有什么了解?
生:帮助实现愿望的。
师:课文中说了“援助中心”,每到圣诞节就要在商场里设置一棵这样的树,挂满许多人的心愿
(相机画树。)
师:这就是给予树!
(齐读。)
师:这树上有“棒棒糖”。
(出示:词“棒棒糖”。)
(齐读词。)
师:这“棒”怎么写?
生:左窄右宽。
师:还有一个规律横多距离短!记住了吗?自己动笔写一写。
生:(描写)
师:先写到这儿,看来同学们生字掌握不错,课文一定读得也很好。边听边想,课文中都写到了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分小节读。)
师:读正确了吗?谁听出来了?有没有不对的地方?
生:落下了一个字。
师:你听得真仔细。请刚才的同学再来读读这个词。
(再读)
师:有谁?
生:哥哥、姐姐……
师:谁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
生:金吉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