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3、学习本文,指导学生习作。
(次条要求是我加上去的,教材中并未要求。)
【背景材料】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只要根据课前的阅读提示,学生能很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并不满足于此。我觉得这是一篇能够指导学生更好习作的范文,是可用来医治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疑难病症的良药。
【课堂实录】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生:救援。
(因学生在读课题时已理解“救援”一词。)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在写“救援”呢?
生:第3、4自然段。
师: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写怎样救援的词。
(生拿起笔各自在书中划,讨论后确定)
生:赶往、迅速投入、搜索、捕捉、搜寻、仍然。
(找出词语后,逐个理解这些词语,还比较词语间的区别,如投入与参加、搜索与搜寻,再放到语言环境中更深入地理解。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性,还读懂了课文。)
师:作者在写怎样救援时,用上这几个词就够了。
(学生纷纷表示反对)那该怎么办呢?
生:用语句把这些词语串连起来。
师:我们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怎样“救援”写得很具体。
小结:我们平时写作时,不知道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现在体会到了。
师:第3自然段中有几句话不是写“救援”的,读一读,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去掉?
生读后:不能。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1:这是在写灾区的悲惨景象。就是因为这样悲惨,所以我们要去救援。
生2:这么悲惨的场景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师:是啊,这部分内容与救援工作还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显得“救援”更重要。把它放在第3自然段中,怎样“救援”更充实了。
〖反思〗
阅读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创语文。针对学生平时写作时不能把事情写具体的情况,我通过范段引导学生从词──句──段的顺序逐步深入,感悟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都是一些文辞优美的文章,每一段、每一句、每一词都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范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
〖片段二〗
师: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抢险救援工作完成的怎么样?
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师:“圆满”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缺欠,漏洞,使人满意。
师:什么值得让人满意?
生:中国国际救援队动作迅速,救援投入,获救了一名幸存者。
(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 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
师:“载誉”是什么意思?
生:带着荣誉。
师:是带着奖状回来的?
生:不是,不是。
师:那是带着什么回祖国的?
(学生思索着,寻找着,教室里一片沉默,突然有学生举起了手。)
生: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带着阿尔及利亚群众发自内心的祝愿返回祖国的。
师:说得多好啊!阿尔及利亚群众发自内心的祝愿是什么?
生:“中国万岁!”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这时他们都找到了。)
师:这是在称赞谁呢?
生:中国国际救援队。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称赞他们吧!
生: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师:课文为什么把这几话作为题目?
生:这是我们的心声,也是阿尔及利亚群众的心声。
师:我们平时写作文时,总是写不出自己的感受。其实感受就是你心里最想说的话。同时也确定不好写作时如何给文章起个题目。这不,文章中最能反映人的心声的话也可作为题目,而且是非常年个第精到的。
〖反思〗
我们常教育孩子,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学会有感情地表达,首先要学会如何从文本中读出作者所蕴含的感情,只有找准感情的基调,才能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出想说的话,写好要说的话。
【教学反思】
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在阅读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范文,讲清句子的结构,含义,让学生懂得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流畅的句子,扎扎实实打好写作的基础,切忌抛开阅读教学而另搞一套写作的‘理论’和练习。”语文文本的选编,旨在通过定向的语文训练,使学生更有效地形成语文素养。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反映的就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篇优秀的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具体而言,是写作格式的范例,是运用语言的范例,是表达情感的范例。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而不是工具,让学生与课本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挖掘其深层次的知识,在阅读中培养写作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贾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