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培养当代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
教学角度:语言品味课。
教学过程:朗读——品味——迁移
教学实施过程:
一、导入
正如爱情一样,乡愁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请同学们回忆有关写“乡愁”的古诗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二、朗读
1、 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2、 朗读指导: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深挚。
3、 自用朗读、体会
三、品味
1、 找出第一首《乡愁》中的词语进行归类、品析。
A、 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词美在哪里?
明确: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分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意象美
B、 用“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叠词美在哪里?
明确:美在它们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巧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音乐美
C、 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时间词语,美在哪里?
明确:美在它们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
2、 用品味词句的方法品味第二首《乡愁》。
A、 学生自由品味
B、 老师点拨:
用“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和没有年轮的树来表现乡愁。
故乡的面貌——模糊的惆怅——雾里的挥手别离
(虚) (虚) (实)
两个虚实结合的比喻,突出自己离别故乡时的依依不舍。比喻独特新颖,意蕴丰富。
用“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这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来说明,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四、迁移
综观这两首诗,都用了“乡愁是——”这个句式,请同学们仿照诗中的这个句式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举例: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旧旧贮望
乡愁是别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