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3.1新陈代谢和酶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是有机物。这三个方面体现了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不同。大多数酶的成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和专一性
实验四:H2O2酶可以催化H2O2生成H2O和O2。细胞中都含有H2O2酶,肝脏细胞中这种酶的含量更丰富。本实验的关键是肝脏的新鲜程度。研磨肝脏是为了使酶更好的释放。比较46页试管1和2的实验现象,体会酶催化的高效性。
实验五:酶催化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分子结构上有相似点)。葡萄糖、麦芽糖、果糖都是还原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中加入的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酶不能水解蔗糖,因此没有颜色变化。实验中60℃水浴是为了使淀粉酶发挥最佳催化效果。
3.酶发挥最佳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48页图3-3,3-4)。大多数酶最适宜温度在30-50℃,最适PH接近7。但是也有特例,见48页“小资料”。高温、强酸、强碱的环境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导致酶失活。
§3.2新陈代谢与ATP
1.最终能源:太阳能,主要能源:糖类,储存能量的物质:脂肪,直接能源:ATP
2.ATP的全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代表高能磷酸键,
键能的关系:-<~<~
3.ATP与ADP的转化,是不是完全可逆的过程?主要从酶,形成场所,以及能量3个方面分析。详见课堂笔记。
4.ATP的形成途径(51页)
§3.3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定义
2.了解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4个重要的实验(52-53页)
3.叶绿体是光合的场所,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有机物糖类,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源于水中的氧。
4.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55页表格,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若光强相同,白光照射比单一颜色的光照射光合效率更高。
实验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依据是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的越远;溶解度低,在滤纸上扩散的近。实验中加入SiO2和CaCO3的作用是什么?试验关键是:滤液细线要画的直且细,滤液细线一定不能没入层析液中。4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排列顺序?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必须掌握。(CH2O)的括号不能去掉,因为它表示的是一类物质,不是一种。
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光反应暗反应
反应条件必须有光才能发生,同时需要与光反应有关的酶起催化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同时需要与暗反应有关的酶,以及由光反应所提供的[H]和ATP
反应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膜上分布有进行光合的色素)叶绿体基质中,基质中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物质变化H2O(光解)→O2+[H]
ADP+Pi→ATPATP→ADP+Pi,CO2经固定,转化形成糖类等有机物
能量变化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影响光合的因素:光强及光照时间;CO2浓度;温度(影响酶活性)见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4.56页光合作用的图解一定要牢记
5.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57页)
§3.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1.植物吸水的部位: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是渗透吸水
植物吸水的器官:根
2.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液泡,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无液泡,靠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吸收水分
3.了解什么是渗透作用?发生渗透时,水的运动方向?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4.区分原生质和原生质层两个概念,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半透膜定义?
5.区分全透膜(细胞壁),半透膜(肠衣,膀胱膜,花生种皮),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液泡膜)
6.理解58页的演示实验。如果反过来,烧杯装蔗糖,漏斗装清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七: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是依据渗透作用的原理。由于张力的缘故,细胞最先出现质壁分离的部位是在细胞的4个角。若细胞长时间处于质壁分离的状态,将不能再复原。因为较长时间严重的失水,会使细胞死亡。
7.通过渗透作用,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最终水分会进入导管,由导管运输到植株的地上部分。
8.植物吸收的水分极少量用于光合,呼吸等生命活动,大部分以蒸腾的形式散失掉。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分和运输水分的动力。
§3.5植物的矿质营养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有14种,这14种当中,哪些属于大量元素,哪些属于微量元素?矿质元素一定不包括C、H、O
2.矿质元素以离子的形式被吸收。如:K和N分别以K+和NO3—的形式被吸收
3.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不是同一过程,两者相对独立。根吸收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的过程:能量来自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载体是根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
4.除了根以外,植物的地上部分也能吸收少量的矿质元素,主要是叶片。
5.在植物体内可以重复利用的元素:新叶处多;缺乏时老叶表现症状。如K,N,P,Mg
在植物体内只能利用一次的元素:老叶处多;缺乏时新叶表现症状。如Fe,Ca
6.了解无土栽培的定义(64页)
§3.6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1.★熟记葡萄糖,脂肪,蛋白质3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67页,69页的3个表格要熟记
2.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肌糖元不可以。
3.转氨基只能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不能生成必需氨基酸。
4.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见课堂笔记,并认真理解69页的内容
5.理解70页图表。知道糖尿病,低血糖,脂肪肝的成因
§3.7★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定义? www.manfen6.com
2.一般的呼吸指在肺部发生的气体交换,此处的呼吸指在细胞内发生的物质的氧化分解
3.有氧呼吸分3个阶段,每个阶段发生何种化学反应及反应发生的场所?会写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4.无氧呼吸的场所,由于酶不同,产物不一样。哪些生成酒精,哪些生成乳酸,各举一些例子。会写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5.了解细胞呼吸的意义
6.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不同点呼吸场所第一阶段细胞基质中,第二阶段线粒体中细胞基质
反应条件必须有氧无氧
分解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酒精或乳酸
释放能量大量较少
相同点1.两种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2.反应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8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几个概念: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理解75页图表
2.同化作用两种类型的分类依据:同化过程中,能否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理解什么叫自养,什么叫异养?分别举例
3.异化作用分类依据:异化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厌氧型,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分别举例。
4.会表示生物的代谢类型。如人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金版77-78页,记住几种代表生物的代谢类型。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4.1植物的激素调节
1.什么叫向性运动?对植物的生活有何意义?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区别:
向性运动:单一方向刺激,植物定向运动,如: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重力性和向水性
感性运动:不定向刺激,植物运动方向不定,如:触动含羞草引起它叶片的闭合
2.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3.达尔代和温特的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4.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两个实验说明: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
5.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在尖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向光侧少,背光侧多。生长素运输到下部,多的一侧细胞生长快,少的一侧慢,表现为向光生长
6.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发育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生长旺盛的部位多(如芽,根尖分生区,受精后的子房,种子),衰老的组织器官中少
生长素的运输:是主动运输的过程,从形态学的上(芽)→形态学的下(根)
7.生长素的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如顶端优势,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8.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最为敏感,其次是茎,最不敏感的是芽。因此,水平放置的植物根会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认真理解81页图4-5
9.什么叫顶端优势?如何解除顶端优势?
10.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哪3个方面?
11.植物激素的定义?特点是含量微,作用大。其它几种植物激素的存在部位及作用?82-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