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作文大全读后感从“养狼”说开去_养狼读后感

从“养狼”说开去_养狼读后感

11-04 15:05:35 | 浏览次数: 39518 次 | 栏目:读后感
标签:读后感范文,名著读后感,读后感300字,http://www.manfen6.com 从“养狼”说开去_养狼读后感,

养狼读后感

    有一则报道说:美国某天然鹿苑有六千多头鹿,其中每年有四百头死于狼口。管理人员为了保护鹿,杀死了所有的狼。不想,没有了狼的威胁,鹿竟因不必逃生奔跑、失去锻炼而体质衰退。一场病疫轻易夺走了二千头鹿的生命。人们只得又在鹿苑里放养几只狼,鹿群锐减的趋势才被遏制。 = www.manfen6.com 
    缺少了某种险境威胁或生存压力会导致一个生物种群的衰亡,这一现象令我震惊!我想起了一个在中国脍炙人口的故事:二千多年前,淮阴侯韩信,率领军队渡河后,面临数倍于己的敌军,他下令火烧渡船,冲天的火光翻卷着绝望的浓烟。然而,无路可退的绝境激发了全体将士超人的勇气。他们奋勇厮杀,大获全胜。这个“烧船阵”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确实,险境和优患可以激发人求生的欲望和勇气,安乐和享受则会消磨意志。
    其实,“生于优患,死于安乐。”这个道理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当年唐朝正值贞观盛世,国泰民安,大臣魏征就向唐太宗进言:翻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唐太宗十分称赞,他告诫群臣,“尤须兢慎,若便骄逸,以致丧败”。古今中外,许多朝代的更迭也印证了这个道理:商封王贪图安乐,沉溺于酒池肉林之中,兵临城下,他却刀剑锈蚀,丢国丧邦。称雄于亚欧非的古罗马帝国的败落,不就是那些邦主元老躺倒在前人的功劳簿上,以为天下太平,只顾享乐,不思进取的结果吗?
    反之,苦难和危机却常常是弱变强的转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就是一个例证。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空前民族危机所产生的民族自强精神,是促使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新中国建立的重要因素。长期的封闭,使中国在全球性的现代化浪潮中再次产生危机感,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原因。人,会在困苦中燃起斗志,为争生存而奋发图强,这就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吧!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求生存、争发展总是要面对困难承受压力的。“养狼”和“烧船”是以人为的方式造成某种险境、逆境,以激发鹿和武士的抗争斗争。但今天,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更有着质的不同。鹿只能以求生的本能被动地适应外部环境,人却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可以防患于未然。我们并非是整日与狼共舞,我们正在积极建设“小康”社会,奔向更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必须自觉地认识到:在这一前进的航程中绝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许多激流险滩。我们要自觉地建立起“忱患意识”,要在思想中自觉地“养狼”和“烧船”,替惕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让自己像一支搭弦的利箭,一颗上膛的子弹,蓄势待发,勇不可挡。
    然而,遗憾的是“生于优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却常常被人们遗忘。特殊的国情使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成为特殊的一代,社会和家庭对我们百般呵护,千方百计为我们营造安乐窝。这使我们从小就缺少人生社会风雨的磨炼,致使许多同学心理脆弱,体质下降,常常在一点小困难面前就茫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有的同龄人竟会为一次考试失败,一次争吵而动摇了生存的意志,走上轻生的道路。过于安乐的生活已经造成了一些青少年生存意志和生存能力的衰退,这怎么能在强手如林的全球性竞争中成为为国争光的强者和胜者呢? 
    在现代世界的祟山峻岭中,处处隐藏着窥视我们民族的狼群;在我们向四化进军的征途上,已经没有可供退却的航船。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胜利和死亡。然而,死亡不属于我们伟大的民族!

《从“养狼”说开去_养狼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