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给人带来了喜庆祥瑞,可在这热闹的日子里,脑中却浮现出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画面: www.manfen6.com
年初一大早,全家大小都到爷爷家去拜年。人多热闹,特别是几个小孙子围着叫“爷爷、奶奶”逗得老人家可开心了。像是执行命令,由最小的弟弟发出进攻:“爷爷,你咋不发压岁钱呢?我外公已给我100块了,你给多少?”再看老人家,顿然惊讶不已,不再作语,末了,从口袋里拿出了两张“大团结”……
瞧瞧,“你给多少?”好像这钱来得容易,早该进他口袋了。问自己,父母是怎样教他们孩子的?老人家为何“沉默是金”呢?
年节出门买菜,被身后的大爆炸声吓得跑都跑不及。回头一看,一群顽童。家门口的小卖店停着一辆“110”,方知有人举报小店卖鞭炮,被“110”查处没收,还罚了款。车一走,店主人便站在门口大骂,说“他们”不得好死……
“不得好死”的真是“他们”吗?城市早就出台了禁止出售、燃放鞭炮的明文规定,可为什么仍有人视而不见呢?难道只为那点微利,而置城市的卫生和环境污染而不管吗?
过年在家总会有好看的电视,当然也包括晚会形式的节目。一打开电视机,哪个台都在播放各种文艺歌舞、小品相声。细细一看,内容、形式,甚至连台词也雷同的,演员在舞台上造作矫情,姑且不说那些演员的假声假嗓了……
晚会的目的在于予人娱乐轻松,而不是泛滥作戏。要知道,一台普通的晚会至少也要几十万,如此类似的春节晚会“泛滥成灾”,该花去多少个几十万?这几十万又可以给那些渴求知识的失学儿童带来多少曙光啊?
某天,我到叔叔家拜年,送了烟酒一类的一些高档礼品,还把婶婶乐得合不拢嘴。又某日,到姑妈家去,只觉柜子上有一东西特别眼熟。乍一看,就是那瓶。妈知道后,随意问了一句婶婶“是不是啊?”只见婶婶尴尬不已,末了,一句“老五不爱喝酒”我又看到另一张惊愕的脸……
过年总免不了走亲访友,顺带捎上一些礼品以示祝福,实际只为互相问候,互表关心。真正的情感并不是建立在区区礼物上的。俗语:礼轻人意重。如此这般“礼尚往来”,有何意义呢?
传统的年节已沿续了很久很久,方式也稍有改变,可没变的仍是发压岁钱,放鞭炮,送贺礼,其实这样既不新颖而且花费大,为什么不脱去身上包装已久的冬衣,执着春裙走进新年呢?过年快乐,却也给人思索,何时,大家才会走出“怪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