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五年级语文知识《将相和》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将相和》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11-01 11:55:11 | 浏览次数: 86018 次 | 栏目:五年级语文知识
标签:五年级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将相和》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太史公

  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留给后人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同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这是《史记》之所以受到后人传诵、崇敬的主要原因。这里所举出的三个方面的启示,着重于人们为什么要重视历史、认识历史、记住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历史演进的法则何在,在历史演进中人应当有什么作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司马迁时代,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就是在当今,也仍然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总起来说,任何时代的人们,在认识与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对待史学与社会及人生的关系上,都可以从《史记》中得到必要的启示。

  《史记》十大名篇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

  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茹列传》

  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史记共130篇

  鲁迅称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将史记与屈原的离骚相提并论,反映司马迁之伟大。

  (2)《将相和》简介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o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

  三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说以后让我见了他,“让他下不了台”“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顿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将相和》这三个故事,主要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上一页  [1] [2] [3] 

TAG: 将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