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分辨成语的语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望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如:
例1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等。
二、要辨别成语特定的方向性。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如判断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例2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由解释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蓬荜生辉”。
三、要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如:
例3 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四、要看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如:
例4 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例 4中要就把“对”改为“把”,要就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五、要分析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如:
例5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
例5句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 “无所不为”,“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等等。
六、要重视成语所指的对象。
常见成语误用解析60句详解
1.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独树一帜,指独自开创出的特色,使用正确]
2.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当仁不让,面对应该做的事情,就应勇敢承担,决不退让,强调个人行为。用于两个人分别得奖,不合语境]
3.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不能形容人才缺乏。改为“凤毛麟角”]
4.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一般指书籍、珠宝或工艺品,不能用来指“夜景观”建设,不看对象]
5.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狡辩,含贬义,不能形容选手们的辩论]
6.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儿当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不合语境]
7.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讳莫如深,紧紧隐瞒,用法正确]
8.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杀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此处与句意不符,改为“又吃回头草”]
9.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咄咄逼人,指很有气势,用法正确]
10.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惨淡经营,费力辛苦,用法正确]
11.“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不合语境,因为已经被发现了,就不能说“鲜为人知”。改为“无与伦比”]
12.他们到底扶持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脱颖而出,指人。不看对象]
13.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摧枯拉朽,指破坏力。不看对象,也不合语境]
14.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走马观花,不做状语,不合语法。改为“身临其境”]
15.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抛砖引玉,只能谦指自己,不能说别人,不看对象]
16.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难以释怀,指怨恨或隔阂,不明词义,改为“难以忘怀”]
17.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毕其功于一役,指一次性搞定,跟前面的齐心无关,跟后面的意思重复。可以改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毕其功于一役]
18.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分青红皂白,指处理事情不分真假是非,不指使用方言。改为“不管三七二十一”]
19.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大水冲了龙王庙,指一家人或同行之间发生了冲突,不指彼此之间互不认识]
20.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白头如新,特指夫妻感情愈老弥笃,人老了,感情还像新婚时一样]
21.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谈笑自若,指在危险状况下故作镇静,不合语境]
22.“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指对品行高尚人士的敬佩之情,不明词义]
23.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屈指可数,指为数不多,跟前面蓬勃发展自相矛盾,不合语境]
24.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摩肩接踵,指人数众多,不明词义,改为“摩拳擦掌”]
25.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养虎遗患,指敌人,不指自身缺点错误,不看对象]
26.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诚惶诚恐,感到十分惶恐害怕,跟前面的“沉着”不是一个层面的反向,不合语境。改为“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