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辅导标点,点出精彩──《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

标点,点出精彩──《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

11-01 11:08:11 | 浏览次数: 18918 次 | 栏目:小学三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三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标点,点出精彩──《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

    好,老师的回答,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生: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师:从这个问题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他通过分析老师的回答进一步的提出了问题,爱动脑筋、勤于思考。

    生:他不仅善于问还善于分析问题,不盲从。

    师:是呀,老师的回答并不能解开李四光心中的疑团,他又去问爸爸,还是……这些问题他是不是随便问问就算了?他想不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在心中一直问了很多年,从(他小时候)一直到(他长大再次回到家乡),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被李四光遗忘,反而这些问号变得越来越大!(板书5个问号,一个比一个大。)

    李四光提出的5个问题是文章很好的切入点和着眼点,通过对5个问题的研读,一个爱思考,对问题执着追求,刨根问底的李四光已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3、师:最后他的疑问解开了吗?这块石头是怎么来的?

    生:这块大石头师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师:他是怎么弄明白的?

    生:……

  4、师:如果前面的疑惑用五个大大的问号来表示,那么这个石头之谜解开了该用什么号?说说理由。

    生:“。”因为问题的答案已经揭晓

    生:“!”因为这些问题困扰了李四光很久,今天终于有了答案,他很激动,很兴奋所以用“!”

    师:同学说的都有道理,还有其他的答案吗?

    ……(生惊讶,沉思)

    生:我知道了“,” 因为李四光研究完了这块大石头后仍然继续研究,又发现了第四纪冰川漂流的遗迹,所以她的研究还没完,用“,”。

    师:“你们赞成谁的意见?”

    (生一致认为第三种意见板书“,”)

    师:“如果再给后面加个标点符号,你认为用什么号最合适!”

    生:“……”因为李四光的研究并没有就此停止。

    生:我也同意,李四光的此后一直都在不断地研究,直到他生命的结束。

    ……

    用标点符号来设计板书,串联文章的主要情节是本课设计的一大亮点。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全面的多方位的理解,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擦亮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这样设计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执着追求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


五、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通过前面的铺垫,李四光的形象也渐渐饱满,此时的说话训练已是水到渠成。


【板书设计】

  石头→?????→,→……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教学,有这么两个比较突出的地方:

一、巧设提问,擦亮思维火花

  本课教学设计,教师提问不多,但却精练。文章主要就抓住三个问题展开教学:

  1、“文章的题目是《奇怪的大石头》,这块石头究竟奇在哪?怪在哪呢?”

  2、“关于这块石头,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

  3、“最后他的疑问解开了吗?他是怎么解开的?”,每个问题都能很好地发掘学生思维的空间,尤其是对第二个问题的研读,让学生从5个问题入手,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在发现中,李四光善于提问,勤于思考,执着探求问题答案的形象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正因为有了这些精巧的提问,才会使学生不断擦出思维的火花,照亮富有生气的课堂。


二、标点串联,激起多元思考

  本课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教师用标点符号来设计板书,串联文章的主要情节,通过对板书标点的选用,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精彩的回答层出不穷,在一句句精妙的回答中,李四光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执着追求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更加丰满。这些标点点出了石头的启示,点出了学生的智慧,点出了课堂的精彩!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  

《标点,点出精彩──《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