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数学学科知识教学经验数学课例点评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课例反思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课例反思

11-01 12:05:13 | 浏览次数: 36218 次 | 栏目:数学课例点评
标签:数学课例点评,http://www.manfen6.com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课例反思,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课例反思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

现在,我根据自己教“20以内退位减法”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学习材料。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而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一般只能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记住的不是40%,而是6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逆法”。教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互道关系,但如果学生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教“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我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这样,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动觉和视觉的直观性,感知了“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二)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

_

学生回答:算10-9=1。

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

_

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三)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认知心理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或重新组织。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认识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组编教材,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况,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反复重复。当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后,无须按教材那样逐步去讲11-9、12-9……18-9了。前面的操作练习,为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创设了情境,所以我把重点放在教方法上。当我出示15-8这道题时,学生干脆利落地回答了计算过程:个位5减8不够减,用10-8=2,2+5=7,所以15-8=7。我又出示14-6、12-7这两道题,学生也顺利地计算出来了。既然十几减9的方法掌握了,以后的减8、7、6等题,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就可以掌握,所以我用一节课就解决了计算方法问题。

(四)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比较是人在大脑中把各种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区分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及其关系。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

如在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为了简缩思维过程,达到正确迅速地口算,我上了“找规律速算”这节课。上课前学生做了一个练习,练习中有八组题。第一组题是11-9、12-9……18-9;第二组题是11-8、12-8……17-8;第三组题是11-7、12-7……16-7……以此类推。上课时,我让学生观察这八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及不同点,然后引导学生重点讨论第一组题,学生发现的主要规律有: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减数都是9,差一个比一个多1;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计算时,第二步都做10-9=1,第三步都用1去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为了强化第二条规律,我让学生把这组题中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及差都用红笔描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 1”这一规律。接着我追问:“这个1哪儿来的?”这样就使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律了。


(五)多种练习,灵活提高

北京市教委在“加强与改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意见”中指出:基础训练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对基础训练的要求是,训练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安排要有坡度、有层次,训练方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又注重实效。

在上了“找规律速算”这节课后,为进一步训练学生正确而熟练地口算,必须连续上几节练习课,每节都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练习课时,我做到了有序、有变、有趣。

1.序,即内容有序,由易到难

每节练习课,我都用十几项练习形式,每项练习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如板演是为了巩固计算方法;接着进行口算练习,安排的内容注意由易到难,在进行基本的口算练习后,再进行速算、抢答等,得数必须脱口而出,要求又提高了一步;接着加大难度,如让学生出题,限定其中一个数是几,由学生自编加法或减法算式,再进行计算;然后做猜数的练习,回答加法或减法算式中一个未知数是几,并回答是怎么算出来的;最后做一组开发智力的题,说出和是13的加法算式有哪些道?差是7的减法算式有哪些道?并让学生去发现按什么规律写最好。这些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求他们算得准,算得快。这种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密度大,学生感兴趣,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变,即形式多变

适当地使练习方式多样化,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

我采用的练习形式有读算、悄悄算、打手势算、视算、听算、抢答、打数学扑克、做各种数学游戏等,使学生脑、口、眼、耳、手等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练习效率,使他们的口算水平得到了提高。

3.趣,即情节有趣

六七岁的儿童上课易于疲劳,精神容易分散,注意力最多只能保持20分钟。为了使学生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设计情节有趣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

我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自己编了多种数学游戏,如摘苹果、放风筝、拔萝卜、送信、捉老鼠、过桥、配钥匙等,并在游戏中注意进行思想教育。比如,1991年元旦前夕,我上的练习课中,设计了一项练习,内容是新年老人来到我们班,带来了一棵智慧树,树上的红花要奖给10名红花少年。而每朵红花上都有一道数学题。这种新颖而有趣的练习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智力题时,学生为了得到新年老人的奖励,人人争先恐后地发言,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注意上好三种类型的课:方法课、规律课和练习课,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表现在:

1.学生由愿学、乐学、学会到会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2.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很快。

3.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4.学生课上学得轻松
TAG: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