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历史学习的境界而言,存在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三个层次:
其一,初级境界: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了解历史现象、历史事实,识记一些历史知识。
其二,中级境界:解决“你认为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包含分析历史背景、解释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知识线索、形成历史知识专题等,目的是培养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历史理论水平。所以,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境界。
其三,高级境界:是对历史的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感悟历史变迁。这是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可以这样说,初级境界只是历史学习的知识层次,而中级、高级境界是历史学习的能力层次。不论高考还是新课程,对历史学习的要求更侧重能力要求,所以,对历史的学习,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应当是中级境界和高级境界。当然,初级境界是达到中级、高级境界的前提和基础。
就拿“抗美援朝”来说,应当掌握的基本史实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公开干涉朝鲜内政并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战争从1950年10月持续到1953 年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彭德怀,战争结果是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等。掌握这些史实只能算历史学习的初级境界,仅此是不够的。那么,在“抗美援朝”这个问题上,如何达到历史学习的中级、高级境界呢?那就必须分析“抗美援朝”发生的历史背景、探究中国是否应该出兵朝鲜、分析中朝取胜原因,还应把同一历史时期国内发生的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及国际上美国推行霸权政策、两极格局形成等问题结合起来,把历史上的中朝关系进行归纳概括,对明朝的抗日援朝与现代的抗美援朝进行比较。这样,我们的历史学习就显得“大气”多了,我们就能从旧的死的历史知识中感悟出许多新鲜的活跃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这才是历史学习的较高境界!历史是死的,但我们对历史的学习必须是活的。
要达到历史学习的较高境界,就必须注重研究历史学习的方法。下面,笔者介绍四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一,宏观切入、微观突破法。历史学习要大出着眼、小出着手,把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拿中国古代史来说,对于每一个朝代的学习,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朝代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相关章节的课题,然后具体到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学代化等方面,并一一进行突破。如唐朝,首先要掌握它的最大特征是“封建社会的繁荣”,然后再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学代化等方面去认识唐朝的繁荣。
其二,纵横归纳法。历史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善于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从纵向、横向角度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使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不是零乱的、杂乱无章的。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封建朝代都讲到,就有必要对它进行纵向归纳;还如,1941—1942年间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状况如何,就有必要对各个战场战况进行横向归纳。
其三,中心问题研讨法。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一些有争议的主干问题进行研讨,如:弱国有无外交、洋务运动成败论、辛亥革命成败论等。还可以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研讨,如:建国以来党在农村的政策演变过程、民族资本主义兴衰过程及原因、儒家思想兴衰过程及原因等。这样的研讨可以培养“史才”。
其四,史论结合法。要在历史学习方面达到较高境界,必须在治学方法上做到论从史出,史中有论、论中有史。首先要加强对基本历史理论的学习,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次要善于从浩若烟海的史料中发现史实、得出史论。我们从“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不难看出唐朝时的扬州是何等繁华;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中感悟出安史之乱后的萧条;从“老大嫁做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中不难发现封建时代商人地位之低下。这样的史论结合法可以培养“史识”。